大运河的新生
钟灵毓秀的燕赵大地上,一条蜿蜒数百里的河流裹挟着沧桑故事缓缓而过,在华北的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在诉说着它的文明。我的家乡就在这河畔,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沧州。而大运河,是沧州的母亲河,哺育着沧州的百姓,惠泽着这片土壤。
今天,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沧州大运河的故事。
古城的眼泪
沧州大运河开凿于公元三世纪,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沧州大运河全长215公里,沿岸十多处码头,自始建以来,始终是国家的交通命脉。然而,伴随着河道变迁,输送断流,沧州大运河河畔商贾散尽,繁华落幕。
在我记忆之初,十几年前的大运河,如死水一潭——河水浑浊昏黄,几无波澜,部分河床干涸开裂。河畔杂草丛生,鸟兽虫鱼稀少。大运河静默地呼吸,没有一点声音。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大运河的生态环境更是被一步步摧残。工厂、商铺半只脚踏进河堤,交通线碾过河床,工业废水倾泻而入,大运河的水质进一步恶化。大运河用它残损的身躯,拥抱着伤害它的城市。
有人说大运河是沧州的眼泪,是对环境污染的控诉,是工业化的牺牲品,是沧州人民的不安。
碧水保卫战
大运河的衰颓是一个讯号,更是一个警告,它等待着沧州的醒悟。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经济发展绝不等于牺牲环境,生态的保护不是一时之利,而是为着社会的长远发展。沧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雷霆决策,决定启动大运河重建计划——大运河流域内进行杂物打捞和污水清理,河水逐渐恢复了清澈,河里鱼虫游动,河边草长莺飞。河畔的产业也得到整改:工业重点建设项目迁至沿海,老旧工业厂区关停;餐饮娱乐产业、居民住房合理规划,边界后退,给大运河留出了充足的发展建设空间,大运河得以舒展臂膀。沧州市还在河道两侧建设了宽约1公里的绿美长廊,累计造林达33.8万亩,为大运河披上一件盎然绿意的新装。经过系统的生态修复工程,沧州大运河旧貌换新颜。
运河新时代
考验瞬息万变,发展永不停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大运河也迎来了属于它的“新时代”。沧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两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迅速启动大运河生态修复工程,决心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
“文化软实力”口号响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大运河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成为沧州在大运河建设中的重要一步。沧州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杂技世界。在坚持不懈地挖掘下,沧州市委市政府摸索到了一条“文化振兴”之路——以大运河为依托,串联原生态的传统民俗表演如杂技、庙会,再结合自驾游、运动会等形式,将大运河沿线风景区打造成了“网红打卡地”。三两伙伴相约,河畔采风,逐月赏灯,大运河千年的文化积淀在新时代绽放出了“新”光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运河环境的改善和文化的传承,不仅给沧州打造了一张风景优美、文化自信的靓丽名片,更给沧州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带来了机遇。如风景文旅博览会的召开,给吸引外资创造了条件,经贸合作指数节节登高;再如为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农村的全面发展,大运河生态观光园区在沿岸村庄落脚,绿色农副产品乘坐“运河快艇”走出了乡村,这一切给农村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未来,沧州将进一步推进运河建设工作,让沧州大运河品牌通江达海、大放光明。大运河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坚定跟党走
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运输河——它还是一条生态河,还沧州以美丽、绿色和健康;它还是一条文化河,是古城沧州的招牌、地域格局的写照;它还是一条致富河,带领沧州人民摘掉贫困帽、走向小康路;它更是一条同心河,将党与人民的心紧紧相连,为实现沧州的更好发展而生生不息。
我生在这个时代,叹息大运河的萧条,也有幸与大运河共赴新篇章,见证它的蜕变。大运河的发展就是我的家乡沧州的发展,沧州在大运河的托举下腾飞,让沧州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而这背后,除了沧州人民的艰苦奋斗,最值得称颂的便是——党的领导。是我们党的长远目光、科学决策、精准施治,坚定不移地带领人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兼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进步,让许多如同沧州一样的地方得到了新生,赋予我们的国家以蓬勃发展的新面貌。
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举国上下都为给先辈们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而牟足了劲、咬紧了牙。作为新时代的新生力量,作为党的坚定拥护者,我将毫不动摇地高举党的旗帜、坚定不移的跟随党的步伐、严于律己坚守党的初心,为建设我的家乡、我的祖国贡献力量。
时代在变,任务在变,不变的是为国为民的决心。一颗颗胜利的果实告诉我们,坚持跟党走,在党和人民紧密相拥、鱼水相融的情况下,党和人民紧密团结,我们就无往而不胜。
( 2018思政一班:李如意 指导老师:宋俊义 学院审核:高思杰)
上一条:喜迎建党100周年“跟党走看变化——马院学子新春家乡行”之十四 下一条:喜迎建党100周年“跟党走看变化——马院学子新春家乡行”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