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喜迎建党100周年“跟党走看变化——马院学子新春家乡行”之三十二

发布日期:2021-02-18    作者:朱宗友     来源:     点击:

迎建党百年  谱鹭岛华章

 

历史上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时代的召唤下应运而生了。小小的红船成了中国梦的溯源,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弹指一挥间,如今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的百岁诞辰。回顾这百年岁月,无论是“国”还是“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的角度来说,在党的领导下,国家从浴血奋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逐渐“站起来”“富起来”再到真正地“强起来”,中国的面貌早已焕然一新;从“家”的角度来说,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增长,同时在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大国”在发展,“小家”也在成长。将历史的长镜头聚焦到我的家乡,一座位于祖国东南部的海滨城市——厦门。如今提起厦门,想必大家脑海里都是“国际花园城市”“宜居城市”“文艺优美”等印象,而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厦门人,家乡如何一步步变化成今天所看到的模样,在我眼中就像幻灯片放映似的历历在目。

上世纪二十年代,那是厦门刚开始城市建设的时代,当时人们还穿着传统的衣服,过着传统的生活。到了四五十年代时生活依旧没有什么起色,村里的小路在一片片田地间“夹缝生存”,不仅窄而且坑坑洼洼,山路更是弯曲不堪,日常交通十分不便。而到了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路不再是碎石满地,取而代之的是条条平整的水泥大路。以前村民干农活种田是为了生计,而现在看到的各家门前小块儿土地种着菜,院子里栽着点绿植,只是为了自家日常生活供给,提高生活品质,目的与以往大不相同了。

交通出行方式的变化“升级”是最值得一提的。从爷爷年轻那会儿走山路是家常便饭;到爸爸年轻时候自行车成了家里的“宝贝”,那是当时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再到我小时候,家里出行能选择的交通工具已经很多样了,私家车基本已经家家户户普及。还记得年幼时总把进岛内玩儿说成“去厦门”,因为当时进出岛内外交通还不是那么便捷,很久才能进岛一次。而在新时代的今天,不仅有多条大桥连通扩建,还有正在不断修建的多条地铁线,让岛内外连接为一体,“出岛”和“进岛”已不再局限于搭乘耗时较久的公交车和BRT,时间也只要半个小时不到了。

当然,物质生活上的富足是一座城市成长最明显的印记,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家乡也是紧随时代脚步。农村建设尚未规划前,村民们的生活多半与农活、家庭温饱有关,娱乐项目是少之又少。听爷爷和爸爸描述,七八十年代村里的篮球场只是一小块区域,篮球架都是自己用木板钉的,篮球也是大伙儿一起集资买,宝贵得很。自21世纪以来,厦门特区建设起步并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迅速腾飞,对于农村建设也是愈发重视。现在城市与农村的界限逐渐模糊,不再是天壤之别了。篮球场、排球场、运动区……村里的公共设施齐全,应有尽有;看球赛也不用再像以前大家挤在小房间里盯着一台“天价”的黑白电视机看得不亦乐乎,现在不仅自家有了电视,并且逢年过节村与村之间还会举办友谊赛,不仅让年味保持而且还增加了生活的乐趣。如今大家已经生活富足,不再为一家吃饱穿暖而烦恼,渐渐地从对物质生活的满足转向对精神文化富足的向往。

听完长辈们对老厦门的回忆,对于出生在新世纪初的我来说,虽然没有经历过“粮票时代”,也没有体验过长辈口中“放学就去挑水、放牛”的日子,但是自我有意识以来,厦门的变化就像按了快进键,并且从未按下暂停键。当然,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因为我们的祖国日渐强大,为“小家”的发展做坚实的后盾。

这一百年以来,祖国经历了沧桑巨变,说起来可以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到国际中的繁星点点。未来,祖国还要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走更多的年头,建党百年是一个里程碑时刻,但绝不是目的地,更不是终点,中国还在日益强大,伟大的中国梦也还在继续,当然属于我的家乡——厦门的壮丽诗篇也还未完结。作为中国人民的一份子,为了大国和小家未来的发展,当下必然需要努力踏实学习,为祖国繁荣富强与家乡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

   2018级思政1班:苏睿 指导老师:宋俊义 学院审核:高思杰)

上一条:喜迎建党100周年“跟党走看变化——马院学子新春家乡行”之三十三
下一条:喜迎建党100周年“跟党走看变化——马院学子新春家乡行”之三十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