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稳定专业方向,提高学习兴趣,马克思主义学院决定在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中实施导师制。

自3月12日下午在景行楼213教室启动以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思政课教师担任的导师陆续与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互动,通过QQ群、微信群指导学生。



目前,导师制成效初显,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指导学生立足现实,谋划未来,确立近期和远期目标进行职业规划,给出就业与考研建议;第二,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付诸实施,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第三,指导学生深读《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党的十九大报告》《孟子》等,做好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要求学生加强师范生基本功训练,练习“三字一话”、英语口语,积极参加师范生职业能力比赛;第五,动员学生申报挑战杯赛、“互联网+”比赛、本科生科研项目等;第六,引导学生增强科学研究意识,加强科学研究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
据了解,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化导师制工作,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理念,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好平台。
(文:宋俊义 图:宋俊义等 初审:宋俊义;终审:高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