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华

发布日期:2025-01-21    浏览次数:

undefined

熊光华

 

职称: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高端人才引育行动项目-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学者

邮箱:xionggh@fynu.edu.cn

研究方向:

1.新颖表观RNA修饰和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在胚胎发育和生殖健康中的应用研究;

2.新型典型环境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对小鼠生殖发育的毒性效应及机制研究;

3.基于CRISPR/Cas9构建人类重要疾病的动物模型和临床功能药物的筛选研究;

4.安徽特色经济动物的遗传育种和医养、医美大健康产品的研发与技术推广。

 

教育经历:

1. 2012/92015/7,中国科学院大学动物研究所,博士

2. 2009/92012/7,山东师范大学,硕士

3. 2005/92009/7,山东建筑大学,学士

工作经历:

1.2025/1–今, 阜阳师范大学,教授

2. 2023/12024/12,阜阳师范大学,副教授

3. 2018/12022/12,井冈山大学,副教授

4. 2017/62017/12,井冈山大学,讲师

5. 2015/72017/5,北京大学,博士后

 

教学科研情况:

熊光华,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导师,20246月获得安徽省高端人才引育行动项目-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学者。主要从事模式动物的器官发育、新型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和人类重要疾病模型的构建及药物筛选研究。承担本科生《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和研究生《基因与蛋白质组学》、《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科学研究方面,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安徽省教育厅重大项目1项,横向合作课题2项;主持完成江西省科技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合计5项,同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课题。入校工作至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多个国际知名SCI杂志上(如Environmental pollution,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 Nanotoxicology, BMC Genomics等)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余篇,总引用超过500次,单篇他引最高达118次,同时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学术兼职:

现任安徽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医学会生物信息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会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会员,担任《中国免疫学杂志》、《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等杂志审稿人。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假尿嘧啶合成酶PUS3在斑马鱼心脏发育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No. 821600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3.6万),2022.01-2025.12,主持,在研。

2. 去甲基化酶ALKBH5介导m6A RNA修饰在小鼠牙齿发育中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研究(2308085MH26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万),2023.09-2026.09,主持,在研。

3. 纳米微塑料和磺胺抗生素的联合暴露在小鼠雌性生殖发育中的毒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2024AH040205)。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万),2024.09-2027.09,主持,在研。

4. 基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外泌体保护功能的关键技术研发(HX2023083000),阜阳市人民医院横向合作课题(20万),2023.11-2025.11,主持,在研。

5. 安徽省教育厅优秀青年教师培育一般项目(YQYB2023017),5万,2024.1-2026.1,主持,在研。

6. 海洋环境污染物的发育毒性机制研究(KYQD20230004),阜阳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项目(9万),2023.1-2027.12,主持,在研。

7. 假尿嘧啶合成酶PUS3在斑马鱼心血管发育中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研究(No. 20202ACBL215009)。江西省科技厅杰出青年(青年重点)基金项目(20万),2021.01-2023.12,主持,已结题。

8. 海洋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肝脏发育的影响机制研究(No. GJJ2201611)江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5万),2023.01-2024.12,主持,已结题。

9. 氰氟草酯对斑马鱼胚胎的免疫毒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No. 20192BAB214012)。江西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6万),2019.01-2021.12,主持,已结题。

10. 井冈蜜柚功能性成分的检测分析研究(No.GJJ201018)。江西省教育厅一般项目(3万),2021.01-2022.12,主持,已结题。

11. 假尿嘧啶修饰调控斑马鱼心血管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No. GJJ180570),江西省教育厅一般项目(3万),2019.01-2021.06,主持,已结题。

12. LPS诱导不同发育阶段斑马鱼胚胎的免疫组学研究(No. JZB17009),井冈山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0万),2017.07-2022.12,主持,已结题。

13. 吉安市蔬果中三种残留农药的安全性评价分析(No.JFD1803),井冈山大学服务地方专项(3万),2018.09-2019.12,主持,已结题。

14.假尿苷酸合成酶DKC1mRNA修饰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No.2015M58092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万),2016.01-2017.06,主持,已结题。

 

代表性科研论文:

[1] Xiong GH, Zhang HY, Peng YL, Shi HQ, Han ML, Hu TL, et al. (2024). Subchronic co-exposure of polystyrene nanoplastics and 3-BHA significantly aggravated the reproductive toxicity of ovaries and uterus in female mi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24;351. (中科院二区TOPIF7.6

[2] Xiong GH, Zhang HY, Shi HQ, Peng YL, Han ML, Hu TL, et al (2024). Enhanced hepatotoxicity in zebrafish due to co-exposure of microplastics and sulfamethoxazole: Insights into ROS-mediated MAPK signaling pathway regulation.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24;278. (中科院二区TOPIF6.2

[3] Xiong GH, Hu TL, Yang YH, Zhang HY, Han ML, Wang JH, et al (2024). Minocycline attenuates the bilirubin-induced developmental neurotoxicity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innate immunity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zebrafish embryos.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2024;484. (中科院三区,IF3.3

[4] Xiong GH, Chen WQ, Jiang K, Liu SY, Li J, Liao XJ (2024). Integrated transcriptome and proteome analysis reveals the unique molecular features and nutritional components on the muscles in Chinese Taihe black-bone silky fowl chicken. Plos One. 2024;19(3). (中科院三区,IF2.9

[5] Xiong GH, Hu HM, Zhang HY, Zhang JE, Cao ZG, Lu HQ, et al (2023). Cyhalofop-butyl exposure induces the severe hepatotoxicity and immunotoxicity in zebrafish embryos. Fish&Shellfish Immunology. 2023;134. (中科院二区TOPIF4.6

[6] H. Hu, M. Su, H. Ba, G. Chen, J. Luo, F. Liu, X. Liao, Z. Cao, J. Zeng, H. Lu, G. Xiong*, J. Chen* (2022). ZIF-8 nanoparticles induce neurobehavioral disorders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ROS-mediated oxidative stress in zebrafish embryos, Chemosphere, 305: 135453. (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二区TOPIF8.9

[7] X. Liao, X. Shi, H. Hu, X. Han, K. Jiang, Y. Liu, G. Xiong* (2022). Comparative Metabolomics Analysis Reveals the Unique Nutr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reed and Feed on Muscles in Chinese Taihe Black-Bone Silky Fowl, Metabolites, 12(10): 914. (通讯作者,中科院三区,IF5.6

[8] G. Xiong, Y. Deng, X. Liao, J. Zhang, B. Cheng, Z. Cao, H. Lu (2020). Graphene oxide nanoparticles induce hepatic dysfunction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innate immune signaling in zebrafish (Danio rerio), Nanotoxicology, 14(5): 667-682. (中科院二区TOPIF5.9

[9] G. Xiong, Y. Deng, Z. Cao, X. Liao, J. Zhang, H. Lu (2019). The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of Salvia plebeia R. Br. extract in zebrafish (Danio rerio), Fish&Shellfish Immunology, 95: 399-410. (中科院一区TOPIF4.6

[10] G. Xiong, Y. Deng, J. Li, Z. Cao, X. Liao, Y. Liu, H. Lu (2019). Immunotoxicity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zebrafish embryos in response to glufosinate-ammonium exposure, Chemosphere, 236: 124423. (中科院二区 TOPIF8.9

[11] G. Xiong, L. Zou, Y. Deng, Y. Meng, X. Liao, H. Lu (2018). Clethodim exposure induces developmental immunotoxicity and neurobehavioral dysfunction in zebrafish embryos,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 86  549-558. (中科院一区TOPIF4.6

[12] G. Xiong, L. Xing, Z. Lin, T. Saha, C. Wang, H. Jiang, Z. Zou (2015). High throughput profiling of the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immunotranscriptome during the fungal and bacterial infections, BMC Genomics, 16(1): 321. (中科院二区TOPIF4.9

[13] 熊光华,周细根,肖凤,药用植物白芨块茎挥发油组分的GC-MS分析及成分鉴定。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0115日出版, 41 (6).

 

个人荣誉与获奖:

1. 米诺环素在胆红素诱导的发育神经毒性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全国二等奖2024年度,指导教师)。

2. 阜阳师范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校级三等奖2023年度)

4. 氧化石墨烯对斑马鱼肝脏的毒性研究,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全国一等奖2021年度,指导教师)。

5. 基于高通量组学技术探究草铵膦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作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2020年度,指导教师)。

6. 我国常用除草剂烯草酮对水生生物的免疫毒性研究,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2019年度,指导教师)。

7. 烯草酮对斑马鱼的免疫毒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省三等奖2019年度,指导教师)

8. “双一流”背景下一本为本-依托科技创新团队的地方本科高校基础学科科技拔尖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生物学专业为例,井冈山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四2020年度)。

9. 无硕点本科高校采用“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井冈山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四2018年度)。

 

教研论文及项目:

1.     熊光华. 科教融合理念引领下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 20244月出版, 34(4): 76-79.

2.     熊光华. 普通生物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412月出版,33(6): 64-67.

3.     熊光华,张尚荣,王娟,刘祥.科研反哺教学在提升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44月出版, 12(4): 211-213.

4.     熊光华,廖信军,曹子岗,陆辉强. 学科竞赛驱动下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213月出版, 12(4): 113-116.

5. 主持安徽省本科教育质量工程-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生物学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3jyxm0527),立项时间:20245, 在研。

6. 主持校级本科教育质量工程-教育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双一流”背景下,生物学专业卓越拔尖人才的培养与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2023JYXM0016),立项时间:202312月,在研。

7. 主持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高校基于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探索和实践(XJJG-18-12),立项时间:201812月,已结题。

 

主要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1] 蜜柚活性成分提取所用的破壁装置(ZL202222181868.9), 实用新型专利,20228月。

[2] 一种斑马鱼产卵防误食装置(ZL202222181845.8), 实用新型专利,20228月。

[3] 一种研究斑马鱼学习记忆能力的装置(ZL202120256877.2),实用新型专利,20211月。

[4] 一种抗炎药提取过程的温度控制装置(ZL201922160217.X),实用新型专利,201912月。

[5] 一种中药提取物提纯设备(ZL201922160210.8),实用新型专利,20209月。

[6] 高通量DNA甲基化测序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V1.02020SR0893952),软件著作权,20205月。

[7] 高通量测序中差异基因筛选分析处理软件V1.02020SR0894788),软件著作权,20205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