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是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近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为引导全体师生更好地认识中国国情、树立新闻理想、学习“四力”精神、践行“四力”要求,新闻传播系组织师生们观看大讲堂课程视频。
去现场,积极践行“脚力”
要把新闻写好,脚力是基础。“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要有职业精神,像抗疫前线医护人员一样勇敢无畏,迈开双脚,丈量人民群众走过的路,始终坚持为群众提供信息上的便利而奋斗,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要主动承担责任,为人民服务。”2019级新闻1班杨梦晴坚定地说。
任何采访手段的运用都代替不了深入一线,代替不了与人民群众的直接接触。大讲堂课程视频结合抗疫工作者的报道,向新闻传播系全体师生证明只有通过实地走访,在现场听、看、感受,才能近距离地体会到新闻当事人内心的酸甜苦辣,才能反映群众心声,从细微处讲好中国故事。
强引导,着力练好“眼力”
眼力是新闻发现力,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和必修课,在练就脚力的同时,还需提升眼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更好地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故事和动人细节。
“在观看了大讲堂视频后,我认为培养‘眼力’,并不是要求我们简单地看,而是要观察现象,捕捉事实,挖掘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2019级网络与新媒体班胡成龙向记者吐露心声。
与胡成龙同一个班级的任歆玥同学也积极表示:“除了强健的体魄,我们也要培养敏锐的新闻嗅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正能量,净化当下的媒体环境,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紧跟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大众的新闻,做真正有益于人民的新闻。”
抓学习,努力提升“脑力”
“过去的钥匙打不开现在的锁”,脑力与时俱进、知识不断更新,记者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新时代挖掘到更多有深度的新闻话题、新闻素材,讲好精彩的中国故事。
2019级新闻1班丁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脑力,决定着新闻作品思想的厚度,在学生时代,我们必须提高学习能力,增强素质修养,以便在未来工作中看准时代脉搏的走向,做出精准明晰的判断,写出更优秀的作品。”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练就大视野,展现大格局,彰显大情怀,广泛涉猎各领域,不断拓宽自身文化知识素养,增强面对未知领域的底气和能力。
重创新,不断提高“笔力”
“我们深处融媒体时代,深知新闻报道已从单一的文字报道转向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报道。作为未来新闻工作者,更要有行业危机感,在大学期间,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2019级新闻2班郑永杰说。
如今,新闻内容通常会在“融媒体厨房”内进行深加工,最终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所以,新闻传播系全体师生一方面要提高自身基本报道语言功底,另一方面要提升媒介融合能力,掌握一定的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弄清楚文字与影像配合上的新特点,此次活动结束后,新闻传播系教师将积极引导学生争取成为提起笔能写、举起镜头能拍、拿起话筒能讲、融媒体产品能做的全能型新闻工作者。
新闻传播系陈雨璇老师表示:“通过观看大讲堂视频,我们系教师和学生都深刻了解到必须提升脚力去探索,增强眼力去发现,把来自实践的积累化为思考的脑力、表达的笔力,践行‘四力’要求,才能做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做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此次观看视频活动,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全体师生深刻认识到必须在融合思维的统摄下锤炼“四力”,熟练运用新理念,不断掌握新技术、开拓新视野,练就媒体融合传播的真本领,才能采写出精品佳作,做好时代的传播者、守护者和瞭望者。
(撰稿:蒙黎玥 图片:大讲堂视频资料 学院审核:高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