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肩记载历史,左肩传递价值。11月8日,在第23个记者节到来之际,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举办“新闻在发生,我们在路上”主题系列活动。活动过程中,文学院新闻传播系的各位学生牢牢把握时代主题,以青春活力奏响时代之歌,充分发挥创新创造力,洞察生活细节,发现美、欣赏美、纪录美、创造美,在关心和感悟中创作了一系列优秀作品,用文字、用镜头,诉说着关于他们的新闻理想。
以微电影捕捉人间冷暖,共塑新闻理想
用笔书写社会万象,用镜头记录人间冷暖象。我们是记录者,但不只是记录者。镜头里,是人间百态;镜头外,是记者新闻理想的坚守。
“快看,这是什么?”在阜阳师范大学西湖校区景行楼一楼的大厅里以及三里桥校区教学楼A楼正门门口,以“青春风采,影像未来”为主题的微电影作品展正在进行。一张张微电影海报吸引了来往的路人,同学们只需扫描海报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在线观看。
杞柳花开,蒙洼民富。2019级新闻学一班笪智伦带领其他三名同学,深入蒙洼湿地,探寻阜南柳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微视频《杞柳花开——蒙洼柳编纪实》记录了蒙洼人民的杞柳致富路。“去到田间地头拍摄拍摄杞柳,到乡下采访柳编传承人,拍摄中很多的变故才让我真正感受到新闻工作的不易。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面临着无人知,无人了解,甚至于后继无人的情况。我们在拍摄中不断反思,也更加明白了记者的镜头该记录什么,又该如何记录。”笪智伦在回忆《杞柳花开——蒙洼柳编纪实》拍摄过程时说到。
据了解,本次微电影作品展预计展出一周,重点展出2021年、2022年安徽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省级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及部分校级获奖作品共24件。既有将镜头对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年志戏曲魂》、《杞柳花开——蒙洼柳编纪实》,也有呈现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生活图景的《疫路之下》、《翻墙》;既有日夜光影间感受升腾人间烟火气的《阜阳夜未眠》《路见阜阳》《逢集》,也有温情故事中注入科技感和想象力的《心脏系统》《审美法庭》……
从传承经典到放空想象,大胆创作;从记录拍摄到反思、成长,新闻学子在困难中磨炼意志,在实践中锻造理想,手执千钧笔,肩扛万斤任,紧跟时代的脚步,记录伟大时代,讲述中国故事,共同塑造属于自己的新闻理想。
视频打卡谈“记者”,薪火相传绽青春
“什么是记者?”“你为什么选择新闻?”“还记得你的新闻理想吗?”……一个个问题简单却有力,简洁却掷地有声。记者,一份守望社会的责任;一枚记录时代的符号;一团揭示真相的火种;一个永不过时的理想。时代的浪潮在前进,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加入新闻战线,他们从前辈的手中接下“新闻”这根接力棒,脚步虽慢却异常坚定,这是一场接力赛,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
面对着镜头,刚刚加入新闻这个大家庭的袁俊杰略显青涩,“我觉得新闻工作者永远奋战在新闻一线,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为人民带来最及时的消息。”短短的一句话,满是责任二字。“我心目中的新闻工作者是向社会传播善的力量,通过每一个新闻现场,见证每一个历史瞬间。”2022级新闻传播系姚璐璐语气坚定地说到。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真相”、“以高度的社会责任高传递社会正能量”、“我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更好的新闻工作者”、“我想成为一名传递真情,报道真相的记者”……2022级新闻传播系的学生们用稚嫩的声音回答着他们心目中的“记者”和“新闻”。
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新闻工作者使命光荣、重任在肩。阜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高思杰老师为我校全体新闻人深情寄语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新闻传播系的同学要真正地学好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不移的听党话,跟党走。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将来走上新闻工作的岗位打牢基础。走进基层一线,宣传好我们伟大的时代。”
记者,记着。记着世界的真相,记着初心与担当。“真实、公平、正义、温情,初心”是所有新闻从业者一生的追寻。如今,2022级的新生们接过了这根火炬,他们将继续向前奔跑,在新闻活动中绽放青春,在学习实践中坚定新闻理想,让新闻之火生生不息。
新闻在发生,我们在路上。目前文学院新闻传播系下设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2个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在读学生600余人。在日常教学活动,院系高度重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今后将继续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用“四全”践行“四力”,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在新征程上贡献专业智慧和力量,为党的新闻事业输送更多人民新闻战士。
(撰稿:陈欣 图片:储瑞杰 学院审核:高群)